• 786213728/2012-00001
  • 二七区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 2012-04-16
  • 2012-04-20
2012年二七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总结

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区经济持续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重做,全力推进平安二七、宜居二七、和谐二七、幸福二七建设,圆满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区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影响,我区积极应对,全力加快经济发展、调优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9.4亿元,是2006年171亿元的1.9倍,年均增速10.6%;财政总收入完成47.5亿元,是2006年22.2亿元的2.1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7亿元,是2006年6.4亿元的2.9倍,年均增速2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0.6亿元,是2006年19.7亿元的2.1倍,年均增速1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1.8亿元,是2006年102亿元的2.3倍,年均增速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7亿元,是2006年43亿元的4.4倍,年均增速3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55元,是2006年11357元的1.8倍,年均增速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523元,是2006年6281元的2.2倍,年均增速16.6%。

(二)中心城区改造成效显著。先后谋划启动了旧城改造项目20个、总占地1621亩;城中村改造项目18个、总占地13000亩。其中,粤海酒店、格瑞印象城等10余个商业项目和小李庄一期、佛岗一期等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顺利建成,安置房竣工110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180万平方米,2885户村民回迁新居。重点运作了二七万达广场、华润万象城等10余个大型商业项目,累计新增商业面积210万平方米,培育商务楼宇39栋,引进楼宇企业985家,中心城区商贸服务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积极破解项目手续办理瓶颈,累计完成控规修规报批39项,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土地招拍挂面积达3421亩。特别是2011年,我区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实现了齐礼阎549亩、冯庄298亩、中投汇金城23亩土地招拍挂,成为国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后,全市首批实现土地招拍挂的项目,为郑州市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工作树立了榜样。注资2亿元成立了区城乡更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率先启动了蜜蜂张等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为推动政府主导城中村改造探索出了宝贵经验。

拆迁工作亮点突出,先后完成了火车站西广场、轨道交通1号线、京沙快速通道、大学南路、嵩山南路等省市重点项目拆迁。特别是2010年,圆满完成了齐礼阎、黄岗寺、荆胡、冯庄、高砦等城中村拆迁,创造了和谐快速拆迁的“二七模式”。五年来,我区累计完成拆迁21000余户、1095万平方米,拓展发展空间8.5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的近四分之一。目前,已完成拆迁待建面积达1500万平方米,为我区未来5—8年的发展开拓了空间、奠定了基础。

(三)郑州生态文化新城开发建设高位起步。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的郑州生态文化新城已被列入郑州都市区 “六城十组团”之一,在税收、土地出让金返还等方面获得较多优惠政策。正县级的新城管委会和“一办三局”的组织机构已成立,新城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易地补充4000亩占补平衡用地指标,实现了新城核心区12.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全覆盖。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双带动”,已签约红星美凯龙、郑州CSD国际时尚商贸中心等品牌项目15个,总投资达925亿元。在全市率先启动了郑州市垃圾处理场周边和煤炭采空区村庄搬迁安置等合村并城工作试点,重点推动了侯寨镇区改造及尖岗水库周边生态资源开发,郑州生态文化新城建设正科学、有序推进。

(四)马寨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加快。成功晋级省级产业集聚区,并被确定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1.8平方公里的园区总体规划已获批复,建成区面积扩大至5.8平方公里。累计投资2.45亿元用于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28.4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近17万平方米,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入驻集聚区的规模工业企业由2006年的24家发展到现在的72家,新大方、康师傅、三中收获等已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花花牛、日钢京华焊管等新引进项目正加快建设。2011年园区企业营业收入完成137亿元,是2006年的6.8倍;实现税收2.76亿元,是2006年的6倍。

(五)城乡形象品位快速提升。五年来,我区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城、园林城创建成果,全力做好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创建任务,荣获了郑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集体二等功,并作为12个县(市)区中唯一一个一等功上报省委、省政府。加强了城乡环卫力量,完善了24小时城乡环卫保洁和垃圾清扫制度,实现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化、一体化。累计投资1126万元,对52个无主管楼院进行改造和物业化管理。新建公园游园14个,新建改造环卫中转站29个、公厕44座,新栽乔木33万株、花灌木117万株,新增绿地275万平方米,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六)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始终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健全区领导分包项目等跨越式发展推进机制,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33个,完成投资930亿元。大力实施“选商引资和投资促进计划”,新引进项目236个,总投资3444亿元;仅2011年,全区签约项目60个,总投资2120亿元,其中超100亿元项目7个,超10亿元项目23个。

(七)规划、土地等基础性工作取得新突破。高度重视规划、土地等基础性工作,二七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二七广场商业中心区城市设计、火车站西广场周边改造规划、二七区“三化”协调发展规划等近20项关系我区发展大局的重大规划已编制完成,为指导全区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8平方公里,累计上报用地1.4万亩,实现土地供应6000亩、储备5700亩,重点项目用地得到有效保障。累计查处违法建设1600余起,拆除2.5万平方米,基本实现违法建设、违法占地、小产权房三个“零”增长。

(八)农村经济和特色旅游业健康稳步发展。五年来,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补贴2913万元;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5处,解决5.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农用机井升级改造240眼,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900亩;完成土地流转2849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家。建成了樱桃沟、娄河、西胡垌等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完成了樱桃沟AAA级景区创建工作。依托近郊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养殖业和精品农家乐,成功打造了“郑州樱桃节”、“春季浪漫赏花游”等知名旅游节庆品牌。五年累计接待游客7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

(九)民生事业全面进步。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力度,支出资金由2006年的3.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9.8亿元,五年累计投入资金38亿元,每年确定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十件实事”均得到较好落实。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高度重视就业保障工作,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累计发放低保金7296万元、大病救助金277万元;建立了“四个一”社会救助体系,募集社会捐款689.3万元、物资69.1万件,发放救助物品50.7万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别增加25万人、3.3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3万人;新农合报销比例封顶线由1万元提高到10万元,农民参合率达97%。建成了49家标准化社区便民快餐店和蔬菜便利店。认真落实中央、省、市住房保障政策,累计开工建设廉租房6.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37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2.7万平方米。

畅通快捷的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大力推动城乡路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2亿元,新建改建政通路、人和路、大学南路、嵩山南路等35条市政道路和啟福大道、樱花路、腾飞路等67条农村道路,建成通车总里程225公里;积极做好停车场建设,2011年我区新建、配建停车泊位4916个,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社会管理与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建立“四中一化”社会管理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了全面加强。不断完善应急事件处理预警机制,有效处置了一批突发事件。建立副县级领导分包工矿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机制,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我区的煤矿兼并重组任务,辖区非法食品企业基本取缔到位。建立信访工作“七大体系”和“六访一体化”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区社会大局持续保持稳定。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创新开展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等活动,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累计支出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9438万元。大力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45亿元,新建改扩建人和路小学、兴华小学、马寨一中等中小学校24所。建成并开放二七区文化馆、图书馆,新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个、示范农村文化大院40个、农家书屋28个,基本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全覆盖。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建村(社区)文化体育广场20个。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标准化村卫生所40家,有效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成功创建了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我区人口计生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开展“双联双帮”活动,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社区帮扶全覆盖。顺利完成了乡镇和村两委换届。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拆除改制燃煤大锅炉81台。积极抓好国防教育、双拥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民族宗教、机关事务、人防、物价、侨务、档案等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十)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3件、政协委员提案507件。积极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全面开展“五五”、“六五”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政务公开,高度重视网上行政,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公开选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5人、优秀教师505人、大学生村(社区)干部232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实行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四个一”等活动,全区干部廉洁自律、主动作为、勇于奉献的干劲和热情空前高涨。

五年来,我区先后获得了中国最具爱心城区、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环境十佳县(市)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中国绿色名区、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河南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市)区等400余项荣誉称号。中央、省、市多位领导先后到我区视察调研,我区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风雨同舟、化危为机、阔步前行,共同铸就了二七前所未有的辉煌。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历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打下良好基础和社会各界朋友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十四届人民政府,向投身于我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宗教界人士,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中央、省、市驻区单位和驻区部队以及广大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二七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中心城区业态层次不高、单位面积产出率较低,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二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尚不够完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群众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依然存在,民生改善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四是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展望

未来五年,是我区深入落实“十二五”规划、谋划启动“十三五”规划的五年,也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区目标的五年。当前,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强力推进,作为郑州市中心城区,二七区必将迎来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迎来跨越赶超、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

未来五年我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富民强区为目标,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以投资促进为主动力,紧紧围绕“抢机遇、大建设、重提升、优环境、惠民生”的总要求,切实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突出抓好中心城区改造升级、生态文化新城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推进城乡形象品位提档升级,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担重任、作示范。

未来的五年,我区的主要任务是:

(一)实现经济发展提质提速。按照“做精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的要求,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精品旅游农业、高科技成长型工业、现代商贸服务业为重点,努力开创全区经济发展新局面。

(二)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坚持以“向内抓挖潜、向外抓扩容”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切实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努力在推动“三化”协调发展中走在全市前列。

(三)实现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建立健全城乡管理长效机制,着力完善城市功能,不断优化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快城乡更新步伐,全面彰显我区良好形象和城市品位。

(四)实现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先进文化增强干部群众凝聚力、激发社会创造力,以文化事业繁荣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五)实现民计民生大幅改善。坚定不移地完成建设小康社会和富民强区任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群众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均衡提升。

(六)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构建和谐稳定、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市定目标之内,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六大切入点”为抓手,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坚持以“道路交通、生态廊道、四类社区、组团起步区、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六大切入点为抓手,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在全市率先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新路径。

一是着力做好道路交通建设。坚持以交通为先导的城乡建设理念,完成“两环十五放射”、郑登快速通道、跨南水北调干渠大桥等涉及我区的拆迁任务;加大城乡路网建设力度,新建樱桃沟景区道路、佛岗路等一批城乡道路;进一步强化停车场规划建设,积极协调公共单位向社会临时、错时开放停车位,确保完成全年停车场建设任务。

二是着力做好生态廊道建设。以“两环十五放射”涉及我区的大学南路、嵩山南路、郑密路、南三环、南四环等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全区植树造林工作力度,全年新植乔木5万株以上;积极推进南水北调干渠两侧带状公园、南环公园建设,做好贾鲁河支流、贾峪河流域和金水河上游3.5公里河道治理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生态廊道建设任务。

三是着力做好“四类社区”建设。不断加大项目控规编制和报批力度,完成孙八砦、蜜蜂张、西陈庄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和金博大城扩建、百年德化二期2个旧城项目控规报批工作。积极破解项目土地招拍挂难题,完成齐礼阎二期、高砦、黄岗寺、荆胡、刘砦等7个城中村项目和中林国际、德化大厦等3个旧城项目土地招拍挂,争取土地招拍挂面积突破1500亩。加快项目投资进度,路砦、王胡寨等第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年底前安置房要全部开工建设,齐礼阎、高砦、黄岗寺、荆胡、刘砦等第二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年底前要开工不少于50%的安置房和30%的商品房,确保全区安置房开工建设量不少于350万平方米、交付使用量不少于60万平方米,商品房开工建设量不少于250万平方米,为实现全区24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奠定基础。

探索政府主导城乡改造模式,加大蜜蜂张等3个政府主导改造项目拆迁建设力度,确保此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全面启动南四环、郑密路沿线所有村庄合村并城工作,重点推进南岗刘、程炉、郑州市垃圾处理场周边和煤炭采空区群众搬迁安置等合村并城试点项目,确保我区合村并城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四是着力推动郑州生态文化新城建设。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争取形成不低于20亿元的资本,用于新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拆迁安置和土地储备等工作。启动贾砦、南岗刘、铁三官庙、郭家咀等村庄拆迁,为打通京广南路、大学南路和项目建设奠定基础。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推进红星美凯龙、郑州CSD国际时尚商贸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

认真做好郑州中央文化区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博物馆群规划建设和郑州市文广新局等单位落户;继续抓好樱桃沟、蝴蝶岛等景区建设,举办好“双节双游”等活动,努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扩大我区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力扶持农村产业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土地流转等新型农村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五是着力推动马寨产业集聚区转型晋级。充分利用马寨产业集聚区交通、区位和食品产业基础优势,通过运作资本、土地和项目等手段,实现集聚区由单一的工业园区向“产城一体、二三并重、功能完善”的城市新区转型晋级。进一步加大区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发挥马寨工业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融资平台作用,采用BT、土地一级整理等多种模式,争取吸引不低于2亿元的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和合村并城工作。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尽快完成公安路、康佳路等9条道路(桥梁)、污水处理厂、电力扩容以及自来水入园区等工程建设,争取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切实增强集聚区承载力。全力做好新大方等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和辅导工作,扶持康师傅、三中收获等现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重点推动花花牛、日钢京华焊管等项目建设,为实现集聚区晋级城市新区夯实基础。

六是着力推动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加快中心城区升级改造步伐,积极推动传统批发市场逐步外迁,不断提升火车站商圈、二七广场商圈等商圈业态层次和品位;以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高端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推动火车站西广场周边区域连片改造,着力打造郑州中央商务区。启动京广路、嵩山路沿线改造整治,高标准做好道路沿线景观设计,打造景观示范街区。抓好政通—人和路商业街、淮河路餐饮街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街区经济。

七是着力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工作。按照“持续求进”要求,以项目投资为总牵引、总抓手、总动力,突出抓好融资、招商、项目管理等核心工作,切实增强我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活力。

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充分发挥区城乡更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新城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融资平台作用,采用BT、BOT等多种融资模式,拉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区经济建设。继续加强与金融单位沟通合作,适度增加政府信贷规模。探索建立税源动态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应收尽收。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要求,全面加强支出管理,大力压缩“三公经费”等非生产性支出,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继续强化项目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区领导分包项目和土地、规划手续代办等推进机制,切实为项目建设做好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力争引进一批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建成一批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项目。更加注重二次招商工作,着力引进企业总部、金融商贸、电子商务和国内外一线品牌项目,为推动我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实施“城市管理提升五年计划”,着力推进“宜居二七”建设

按照“畅通、整洁、有序”的城市管理标准,认真落实“城市管理提升五年计划”,着力推进“宜居二七”建设。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评优评差、重奖重罚等措施,切实推动城乡管理的精细化、环境整治的长效化。

以整治“脏乱差堵”为重点,继续强化火车站、二七广场、城中村、出入市口等热点难点区域市容市貌整治。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城市家具”配备,加强人行道板等市政设施维护与更新。加大无主管楼院和老居民区改造力度,为有条件的小区配备健身器材、休闲桌椅等设施。积极推动城市绿化亮化,协调做好拆墙透绿、管线入地、夜景照明等工作。加大城乡环卫投入力度,避免“重建设、轻管理”,重点将环卫资金向农村倾斜,持续强化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和环卫队伍建设,突出抓好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工作。做好文明法治教育,提高执法人员文明执法水平。抓好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蓝天行动”,切实做好城区燃煤锅炉拆改、渣土扬尘整治等工作。继续保持“两违”治理高压态势,确保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小产权房三个“零”增长。

三、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着力推进“和谐二七、平安二七”建设

以“入基层、听民声,解难题、促和谐,推项目、保增长,务实做、惠民生”为主题,加快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积极构建“全覆盖、无缝隙”三级网格化管理网络,进一步强化驻村(社区)群众工作队伍建设,在帮助基层落实全区中心工作、解决发展难题、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重点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

以畅通信访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目标,继续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制度,主动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重点化解因城中村改造、重点工程拆迁、担保公司非法集资等引发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完善群众信访工作“七大体系”、“六访一体化”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着力推进“和谐二七”建设。

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投身平安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进一步强化村(社区)技防、物防、人防建设,努力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大幅降低刑事案件发生率为目标,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在消除安全隐患中的主体作用,深入开展消防、煤矿、食品、交通、建筑工地、工业企业等领域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着力推进“平安二七”建设。

四、强化民生改善工作,着力推进“幸福二七”建设

继续强化民生事业优先发展理念,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推动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医疗、养老、低保等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大力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建设,积极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题。继续完善“四个一”社会救助模式,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保障工作,关爱弱势群体。推进社会化养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二是着力繁荣文化事业。继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快乐星球、郑商瓷、古玩城等现有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开发利用好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芦村河夏代遗址等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堂等红色文化内涵,积极弘扬“陇海大院精神”,做好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保护弘扬工作,进一步彰显二七文化独特魅力。

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做好棉纺路中学、铭功路小学、马寨中心幼儿园等学校改扩建工程。做好校车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安全上下学。切实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巩固和提升“国优”水平。继续抓好国防教育、双拥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民族宗教、机关事务、人防、物价、侨务、档案等工作,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四是全力做好实事办理工作。在确保完成省、市十大实事涉及我区任务的基础上,重点为辖区群众办好以下10件实事:

1、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0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2、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实施“天使(残疾儿童)救助”计划,向辖区贫困残疾儿童发放康复补贴。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前竣工农村道路5条、15.6公里;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4、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新增停车泊位9200个。

5、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加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力度,年底前竣工中小学校4所、幼儿园2所,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所;为区属中小学校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培训经费。

6、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巩固完善新农合政策,提高新农合筹资补偿标准。

7、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建、改建3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13个农家书屋。

8、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回购公租房和廉租房,缓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强老城区无主管楼院管理,启动辖区无主管楼院物业化管理试点。

9、改善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对辖区21个公园、游园实施亮灯工程,保障公园、游园夜间照明;新建标准化菜市场1家,设置周末蔬菜直销市场2个,为群众买菜提供方便和实惠。

10、加强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强化超市、批发市场和大型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的食品安全动态检测;坚持实施技防设施升级改造,巩固技防建设成果,提高重点地区技防设施密度。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推进“高效二七、廉洁二七”建设

始终坚持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更加注重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更加注重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入推进“两转两提”,努力提高行政决策效率、协调效率和执行效率,推动政府工作有序高效运转。围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全力打造“高效二七”。

加强“六五”普法宣传,推进依法治区。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政府新闻发布和重要行政事项、公共政策公示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务信息公开范围。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听取老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对于“三重一大”等问题,广泛听取意见,集体讨论决定,确保各项决策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意愿。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的审计力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构建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力打造“廉洁二七”。

各位代表!回首激情过去,任何艰难险阻都改变不了二七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愿望;展望美好未来,任何困难挑战都阻挡不了二七人民阔步前行的步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奋勇向前,永不懈怠。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排难而进,再接再厉,为二七更加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二七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政通路85号 邮编: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