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6213728/2011-00002
  • 二七区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 2011-01-07
  • 2011-01-10
2011年二七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部署,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升级和项目带动两大战略,全力开展“项目落地年、市容环境美化年、工作效能提升年”三大行动,砥砺奋进,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初步统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95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41亿元,增长16.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56亿元,增长33.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3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3亿元,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6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736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622元,增长12%。

一、发展优势在挖掘培育中日益凸显

面对发展制约因素较多、无外力可借的不利形势,全区上下自加压力、潜心运作、励精图治,努力在劣势中挖掘优势、培育优势,在挑战中捕捉机遇、创造机遇,走出了一条依靠自身努力、寻求突破的发展之路,开创了经济发展新局面。

拆迁工作成效显著。全区共完成各类项目拆迁575万平方米,是过去10年的总和,是2009年拆迁量的近9倍,拆迁面积位列全市第一,且未出现大的不稳定因素。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2000万平方米,是2009年全区房地产销售面积的近16倍,为我区未来8至10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运河新区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核心区12平方公里、总投资近100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20亿元的运河新区建设得到市政府正式批准。目前,新区总体规划已获通过、控规方案正在编制,土地一级整理模式已初步确定,框架性开发合作协议将于近期签订。新区开发建设序幕即将全面拉开,未来新区将建成3至5家五星级酒店、120万平方米高品质商业用房、120万平方米高档写字楼、700万平方米高端生态宜居住宅。运河新区必将成为我区重要经济增长极。

规划全覆盖工作进展顺利。聘请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对我区进行高标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七广场商业中心区城市设计、龙西湖休闲产业集聚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火车站西广场周边地区改造规划、医疗服务商圈规划、马寨镇控规、村镇体系规划、四环沿线城市设计等10余项重大规划已完成或基本完成,为指导我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招商引资工作亮点纷呈。全年签约项目38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0个,预计完成招商引资161.5亿元。吸引5家国内500强企业前来投资,投资50亿元的雨润项目、投资30亿元的恒隆广场项目、投资4亿元的苏宁物流园项目已签约,投资50亿元的万达广场项目土地招拍挂已完成,投资60亿元的华润万象城项目已开工。金智万博二期、二马路机电市场、二七时代广场、百年德化二期、威尼斯水世界等一批大项目也取得重大进展。万科、绿城、绿地、保利、恒大等国内前十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到我区考察洽谈。全区形成了储备项目、洽谈项目、签约项目、开工项目竞相推进的格局,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路网建设工作成绩突出。完成了京沙快速通道、郑少高速连接线、南四环—嵩山路立交桥等省市重点项目拆迁。以实施“畅通郑州”工程为契机,筹措资金1.4亿元,建成人和路(陇海路至政通路)、汝河路、石柱路、啟福大道、凤鸣路等20余条城乡道路,修建里程29.7公里。京广南路(万客来段)、人和路(航海路至长江路)、政通路、峨眉路等17条道路已完成拆迁。全区城乡道路总投资额和建成数量、里程均创历年之最,畅通快捷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将有效提速我区经济社会大发展。

二、经济结构在项目带动中持续优化

调整成立10个跨越式发展工作指挥部,建立完善了“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领导分包重点项目、约定奖惩、冠军争夺赛等措施,纳入重点管理的172个项目,完工70个、在建65个,完成投资113.5亿元。项目的顺利建设带动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增商业面积463万平方米,培育商务楼宇3栋,引进总部企业50家,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17亿元,增长11%;新大方年产20台大型风电安装专用吊机成套装备项目、康师傅4条饮品生产线竣工投产,新建标准化厂房2万平方米、在建4万平方米,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45亿元,增长20%。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马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市级验收,成功举办葡萄文化节、樱桃节等活动,实现旅游收入4300万元。

三、城乡面貌在改造提升中明显改观

城中村改造强力推进,安置房竣工98万平方米、在建250万平方米,小李庄、佛岗、菜王2804户村民喜获回迁。荆胡、齐礼闫、冯庄、黄岗寺、高砦等城中村拆迁、控规报批工作基本完成。我区城中村土地招拍挂面积、安置房建设总量等主要指标均居全市第一。强力开展违法建设综合整治,查处违法建设779起,拆除1.4万平方米,十次卫片执法检查顺利通过,张寨“湖畔假日小区”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圆满完成,基本实现了违法建设、违法占地、小产权房“三个零增长”。新建改造环卫中转站12座,新建公厕7座;西绕城公路、大学南路绿化带建设和嵩山南路绿化带拆迁顺利完成,新栽乔木5万株、花灌木38万株,新增绿地55万平方米。改革行政执法体制,下放了执法人员和权限。发动市容整治“夏季攻势”、“秋季攻势”,推进“四项革命”,开展“从我做起、清洁家园、美化二七”万名志愿者行动,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全国文明城市指数测评。

四、社会事业在统筹兼顾中协调发展

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圆满完成,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新建、改扩建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为全区一线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安装了安全监控设备。完成就业再就业2.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28人。帮助4400名集体困难(破产)企业职工解决医保问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别新增8191人、1.2万人。创新“四个一”社会救助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低保和城市低保享受同等的补助标准。大力开展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活动,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计生困难家庭老人免费集中供养工程。新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标准化卫生所。将参合农民门诊医疗纳入统筹范围,报销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新增社区便民快餐店和蔬菜便利店示范点7个。解决了2000名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在建经济适用房61万平方米、廉租房5.8万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对500个无主管楼院进行环境整治,投资513万元完善农村、城中村环卫队伍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开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教育活动,举办礼乐中国“二七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歌曲大赛等活动,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4个。举办了首届全区职工运动会。支出科技三项经费1961万元,支持项目103个。抓好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拆除改制燃煤大锅炉10台,推广节能灯具9.8万只。殡仪馆搬迁进展顺利。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冬季征兵工作。民族宗教、物价、人防、档案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建立“四中一化”社会管理体系,加强校园周边等重点地区社会治安整治,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认真落实信访工作“七大体系”,探索“六访一体化”新机制,妥善处置了八卦庙村小产权房、华东技校农民工工资、嵩山路32号院等信访问题。积极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全区消防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五、政府自身建设在创新创效中全面加强

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件、建议46件和政协委员提案74件,办复率100%。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专家组的意见建议,政府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四个一”、“五大一提升”等活动,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得到明显转变。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实施政府机构改革,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政府运转更加高效透明。深入开展“四会一课”活动,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强化审计监督,杜绝商业贿赂和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行为,政府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一年来,我区获得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中国最具爱心城区、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环境十佳县市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国服装商贸名城、全省信访稳定工作一类县(市)区、河南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区、河南省企业服务年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先进单位、郑州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省市荣誉。

各位代表!2010年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十一五”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过去的五年,是我区历史上发生巨大变化、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国民经济在发展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4.2%,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十五”末的3倍多。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累计引进域外境内资金226.2亿元,引进项目737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50亿元。城乡建管水平不断提高,完成10个城中村搬迁,土地招拍挂面积157.8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市政道路37条,新建改造公厕、环卫中转站75座,新建公园游园15个,新增绿地285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建成示范村8个,新建改建乡村道路26条86.3公里,造林绿化4.1万亩。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帮助10.9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6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9.3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6所,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和标准化卫生所74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11.7%、14.5%。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呈现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成绩斐然,硕果累累。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二七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工作落实的成效还不够好,一些干部不善落实、不巧于落实,致使一些重要工作难以顺利推进;促进项目开工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不能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产业发展层次、城区形象需进一步提升,全区整体竞争力较弱。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狠抓落实、完善机制、提升发展水平。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工作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沿海地区产业向中部加快转移,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展开和郑州都市区建设整体推进,我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的五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大有可为的五年。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财富二七、兴业二七、宜居二七”为主要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较“十一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以上,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5%,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城镇化率达9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6%,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以上,万人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1200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

全面推进“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抓住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区为中心任务,紧紧围绕“财富二七、商贸旺地”的发展定位,突出二七商贸中心、西南生态宜居、和谐爱心二七、城镇化提速等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全面发展,全力打造现代高端商贸新区、西南田园生态新区、包容性增长新区、城乡一体化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的工作,对我区在“十二五”期间更好更快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区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落实、完善、提升”的工作基调,突出“投资促进、提质增效”两大着力点,继续深化落实“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重点实施“十大计划”,持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坚定不移地走品质发展之路,着力提升城乡经济承载力和发展活力、提升城乡形象品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全力推进财富二七、兴业二七、宜居二七建设。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市定目标之内,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区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经济承载力

要紧紧围绕“大拆迁向大建设转变、一次招商向二次招商优化结构转变、低层业态向品牌经营转变、零散布局向产业集聚转变”,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调整优化商业业态,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层次。大力实施“产业集聚提升计划”,以“五大商圈”为重点,编制中心商业区产业规划,促进优势商贸服务业集聚发展。牢牢把握高端商贸区的发展定位,抓好中心城区商业业态评估、优化,引进培育一批大型零售商业、高层次餐饮娱乐业和高档宾馆酒店,推动二七广场、火车站周边批发市场逐步外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高标准规划建设四环物流批发市场经济带。加快发展虚拟经济,搭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和网络支付平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制定特色街区发展规划,鼓励乡镇街道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形成“一办(乡镇)一业”的发展格局。主动借鉴成都、重庆、台湾等知名餐饮行业发展经验,加快特色餐饮街区建设。实施“楼宇经济发展计划”,制定楼宇经济奖励扶持政策,以新建、购买、租赁等方式打造一批专业楼宇,增强楼宇经济在我区经济中的比重。

全力抓好运河新区起步建设,不断提升新区对全区发展的推动力。树立因产兴城、产城融合的理念,以打造高端商务总部经济区为目标,加快编制新区控规和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总部经济、现代商务、金融、高科技信息等产业集聚发展。抓好锦艺食品物流总部基地、苏宁物流园等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京广南路(南三环至南四环)、大学南路(南四环至绕城高速)及青铜器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民活动中心、科技孵化大厦和优质幼儿园、中小学、医院等公益设施规划建设,掀起新区开发建设高潮。尽快签订新区开发框架性协议,做好土地一级整理、储备和确权等工作,制定拆迁补偿标准,加快新区村庄、现有企业和殡仪馆搬迁,为项目落地、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扎实推进马寨食品机械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以晋级城市新区为目标,充分利用省市产业集聚区优惠政策,加快道路、供电、排污、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和商务、住房、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大企业发展计划”,支持大方桥梁、康师傅、三中收获等企业做大做强,帮助雨润、宴酒坊等项目加快建设。积极引进产业配套、单位产出率高的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抓好信息产业园选址规划,推动园区工业信息化发展。成立专家企业家联谊会,促进科技成果顺利发布和转化,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引导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能耗。做好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园区村庄改造,为工业发展创造更多空间。

加快龙西湖休闲产业集聚区开发,不断提升西南部区域发展速度。以建设郑州西南田园新城为目标,做好龙西湖休闲产业集聚区总规报批工作,推动龙西湖周边科学有序开发。出台文化旅游业发展扶持意见,抓好翡翠谷、蝴蝶岛等项目建设和樱桃沟3A级景区创建,启动芦村河夏代遗址、常庙战国遗址主题公园规划建设,提高文化旅游业综合效益。抓好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养殖和中草药种植等林下经济。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模式,引进农业开发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主动适应由大拆迁向大建设转变的需要,不断健全有利于项目开工建设的考核、督促、奖惩制度,引导已拆迁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早见效。完善区项目规划推进委员会制度,继续坚持重点项目区领导“三定四包五个一”服务和土地、规划等手续办理推进机制,不断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做好小李庄、王胡砦、路寨、佛岗、菜王商品房和安置房建设,抓紧推动荆胡、齐礼闫、冯庄、黄岗寺、高砦等城中村项目开工;抓好火车站西广场周边地区改造、欧亚大酒店连片开发、铭功路以西区域连片开发、上上广场等项目启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尽快推动恒隆广场、金博大城扩建、中原路连片开发、威尼斯水世界等已签约项目拆迁,加快促使万达广场、二马路机电市场、二七时代广场等已拆迁项目开工,继续做好金智万博二期、德化大厦、建设路精品街连片开发等已开工项目建设。抓好旧城和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源头控制,严格按照比例建设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和公益配套设施,限制底商和低层次门面房建设,为引进重大项目留足空间,提升城区经济承载力。

完善招商引资推进机制。大力实施“选商引资及投资促进计划”,以“品牌效应、集聚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为标准,积极吸引重大项目和品牌企业入驻。制定全区招商引资规划,健全招商引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切实增强运作大项目的能力。建立驻香港招商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制定“二次招商”相关措施,促进“一次招商”向“二次招商”转变。加大我区形象品牌宣传力度,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包装推介,不断提升我区对外知名度和吸引力。

完善土地储备供应机制。科学调整用地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扩大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探索新型土地储备方式,研究制定增量土地开发模式,有效增加土地开发后备资源。做好现有存量土地综合效益分析,制定存量土地整理规划,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扎实推进空心村、废旧厂矿、破产企业、闲置土地的盘活整治,最大限度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继续加大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打击力度,建立完善快速发现、制止、拆除机制,规范土地利用秩序。

完善行政管理机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竞聘上岗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探索推行政府雇员制,创新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式。健全财税工作机制,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财税公共服务职能,探索政府外包服务,更好地集中财力办大事。探索运用BT、BOT等投融资模式,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完善合村并城工作模式。大力实施“合村并城计划”,及早出台合村并城规划方案和配套措施,制定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等符合农民意愿的补偿办法。积极争取优惠和扶持政策,力争将我区列入省市合村并城工作试点。探索合村并城市场化运作模式,做好滨湖新城规划,推进张寨、张河等合村并城试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二七实际的主动城市化道路。

三、改进建设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城区品位

大力实施“城乡品位提升计划”,全面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不断增强城区形象竞争力。

加强城市管理。编制城市管理规划,构建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城市管理体系。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大城管格局。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大城管、小网格、精细化”三位一体管理新模式。实行街道分段划片管理,对责任人和工作标准等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通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媒体体验日和市民体验日活动、实行沿街商户自治管理,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局面。完善城市管理执法考核监督机制,切实做到文明执法。抓好城乡环卫体制改革,组建覆盖城乡的专业化环卫队伍。完善二七广场、火车站、河医周边和出入市口、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管理的长效机制,抓好路容路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提升城乡管理水平。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各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实现规划全覆盖。抓住建设“畅通郑州”的有利契机,做好跨南水北调运河京广路大桥、啟福大桥建设,打通自由路、政通路等一批城区道路,完成湖滨路大修、樱花路改建等一批农村道路建设。做好城市雕塑、城市标识、停车场建设和城市家具配备等工作,新建改造环卫中转站15座、公厕17座。大力实施“森林二七建设计划”,制定全区绿化规划方案和配套奖补措施,开展“十万乔木进二七”活动,推进法桐进街道、进社区、进公园、进游园,做好庭院绿化、乡村绿化、道路两侧绿化等工作,新建一批公园游园,提高绿化覆盖率。

四、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大力实施“民生改善计划”,加快构建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完善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全民健身规划,抓好健身器材进社区工作。加快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继续开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活动,加强对先进文化、先进单位、先进人物的宣传,评出一批孝顺媳妇、志愿者标兵、诚信经营户等模范典型。

完善就业促进体系。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农村富余人员、城镇失业和“4050”人员就业。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举办“二七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加强创业指导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四个一”社会救助模式,创建中华慈善先进城区。以完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社会化养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老龄事业。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完善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大力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通过名校办分校、引进国内著名院校合作办学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采用民办公助办法引导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学,不断满足辖区儿童入园需求。新建改扩建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加大困难家庭学生帮扶力度,确保辖区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开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六名工程”,打造教育名区品牌。

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完善实物配租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的廉租住房供应方式,改善困难家庭居住条件。拓宽融资渠道,抓好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缓解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住房问题。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模式,加快妇幼保健所、精神病防治医院、疾控中心的选址建设。简化医疗人才引进程序,充实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

完善社区建设与服务体系。成立区级物业管理公司,探索物业管理经费补偿办法,实施无主管楼院物业化管理试点,逐步实现全区楼院物业化管理全覆盖。加强社区办公用房建设,逐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启动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宽社区服务范围。深入开展“双联双帮”活动,实现社区(村)帮扶全覆盖。推进村改居工作,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管理方式。

完善公共事业服务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筹建计划生育养老中心,积极解决计生家庭老人养老问题。抓好环境保护,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噪音和废气、废水排放等问题。加强“六五”普法宣传,推进依法治区。抓好国防教育、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民族宗教、机关事务、人防、物价、档案等工作,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完善平安建设体系。深化“四中一化”社会管理体系,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现有技防设备的维护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好重大事件信息上报和应急处置,增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党政同责制度,加强煤矿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落实“七大体系”和“六访一体化”工作模式,畅通信访渠道,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抓好以上民生工作的同时,2011年区政府将本着“尽力而为、全力而行”的原则,重点为辖区群众办好10件实事:

1、为我区低保、困难家庭发放儿童学前教育补贴。

2、设立廉租基金2000万元,缓解低收入家庭租房困难。

3、投资500万元,建立财政奖励机制,大力实施“两店”进社区,解决群众吃早餐及买菜难问题。

4、继续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我区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5、投资1500万元,栽植乔木10万株,继续实施生态二七建设。

6、投资660万元,实现我区农村技防监控全覆盖。

7、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免费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免费为计生家庭购买生育关怀保险。

8、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2000人安全饮水问题。

9、继续加大劳动就业保障和培训力度,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0000人、各类城乡劳动力培训4000人。全面完成农村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

10、免费为参合农民发放新农合IC卡,实现新农合信息化管理,方便农民就医。

五、转变作风促落实,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

大力实施“执行力提升计划”,探索执行力建设新机制,开展“执行文化主题教育月”活动,在全区形成浓厚的执行氛围。大力弘扬“勇争一流、敢为人先”的二七精神,坚决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抓好落实,在落实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提升发展品质,把善抓落实的工作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高度重视网上行政,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增强行政透明度。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格落实《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事项投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抓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打造廉洁型政府。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更加崭新的风貌,更加昂扬的姿态,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郑州都市区、开创二七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奋斗!

主办单位:二七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政通路85号 邮编: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