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71117/2024-00026
  • 二七区科技局
  • 人大建议
  • 2024-06-25
  • 2024-12-27
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建议的答复
关于区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第54号建议的答复

刘赛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1.推动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一是加强技术合同相关惠企政策宣传,点对点联系、指导企业进行技术合同登记,应登尽登、应报尽报。2023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7亿元,连续六年超额完成任务受到省科技厅表扬。二是开展郑州市成果转移转化补助申报,我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省地理研究所、联通分公司等9家单位申报,目前已公示。

2.营造科技成果转化氛围。一是服务企事业单位开展成果登记,截至目前郑州市路通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河南九域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等99家企业开展成果登记191项。二是联合郑州市科技局组织熟悉业务、掌握政策的业务骨干组成政策宣讲团,开展二七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暨智能制造经贸发展论坛、以“产业蝶变、乐业二七”主题企业家论坛活动、组织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及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等系列政策宣讲活动9次。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的2023年世界传感器大会、第三届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等活动,充分调动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发挥企业在行业和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3.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一是企业研发“四有”覆盖率不断提高。2023年二七区研发活动96家企业,覆盖率39.8%,较1季度的28.52%提高了11.28%,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到62.32%,完成了60%的目标任务。二是灝宇科技企业孵化器、丰捷创新科技园联合郑州科技学院共建河南省郑州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打造“高校科研+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业园区”的产业孵化模式。三是通过省市产学研对接活动和区科技局服务,我区郑州新大方重工、联开电力、格蒂电力、交院工程等企业与中国地质大学郑州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科技学院、国网河南电力研究院等院所开展成果转化对接,达成成果转化协议12项,服务我区企业开展研发,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内强外拓,着力建设一流科创平台

一是高质量建设研发平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中心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

二是高质量推进双创载体。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完整孵化链条和“孵化+创投”的创业模式,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入孵企业准入审查和日常考核;鼓励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社会资本建设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

(二)强化梯度发展,着力培育一流创新主体

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小升高”“高变强”培育机制,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研发费用专项归集等政策培训,联合税务部门开展“精准对接”“一对一” 专项服务,夯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基础。

二是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瞄准关键评价指标,精准挖掘科技型初创企业和优质中小微企业资源,构建区域科技型企业培育数据库。

三是大力深化研发专项全覆盖。强化协同联动和统筹推进,将“四挂钩”指标纳入“万人助万企”活动一体化推进落实。开展精准帮扶,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分层分档建立研发活动企业培育库,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适时动态调整。对入库企业建立帮扶台账,逐户分析诊断,梳理政策清单,按需精准施策。对尚未开展研发活动的传统企业,推动其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逐步开展研发活动。对有研发活动但未填报统计的企业,指导其建立研发辅助帐,成立研发机构,规范研发管理,尽早纳入研发统计。对已入统的企业,及时跟踪了解其经营状况和创新诉求,支持其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扩大增量、稳定存量的基础上,有序实现研发全覆盖。

(三)强化融通协同,着力转化一流科技成果

一是长效化推动成果转移转化。以省科学院重建、中原科技城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为契机,导入创新资源、引进先进技术成果,为辖区科技企业做好服务。充分整合发挥辖区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学院、同位素研究所、交通科研院等高校院所资源作用,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创新诉求,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帮助企业与更多省内外相应领域高校院所对接交流,通过技术合作、委托开发等多种形式,促进高水平成果转化。

二是高标准推动技术合同认定。强化统筹协调,加强跟踪走访,摸清底数,强化技术合同签订指导精准度与技术需求挖掘力度,提升增量、挖掘存量,夯实登记认定基础。主动服务对接,跟踪登记进度,指导协助登记,实现应登尽登。

三是高水平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突破一批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与省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专项相衔接,促进713所、新大方重工等企业的重大技术需求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的项目落地。

(四)强化系统思维,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一是服务科技人才引育。实施科技人才强企行动,拓展全区企业、产业园区与全国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全面技术合作,争取更多的科技资源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参与全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力争全年培育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个以上。

二是构建良好创新氛围。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推进科普阵地建设,繁荣科普产品创作与供给。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政策进企业”“科技下乡”等科技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郑州市二七区科技局

                                                                                                                                 2024年6月25日

主办单位:二七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政通路85号 邮编: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