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雅彬、王大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沿嵩山路打造科创产业一条街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二七区作为省会郑州的核心城区,医疗资源丰富、文化资源集聚、高端商业繁荣、交通出行便利、配套资源成熟优越。近年来二七区锚定奋力开启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新征程总目标,围绕高成长服务业和低碳科技型工业“双轮驱动”产业发展路径,谋划推动“三区三轴”产业空间布局,紧盯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重点沿嵩山路打造科创产业发展轴,沿大学路打造大健康服务业发展轴,沿京广路打造中央商务区和总部经济发展轴,按照“北研发一南转化”的产业布局思路,逐步构建由北向南、以点带面的重点项目产业带。
一、产业招商情况
在“三区三轴”产业空间布局中,沿嵩山路打造科创产业发展轴,积极推进同位素研究所、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大方智能产业综合体等20个产业项目,已梳理产业发展空间50万平方米,力争达到100万平方米的科创产业发展空间。截至目前海一直播电商产业园、鸿鹄科技产业园项目(警用标牌厂)、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同位素科创产业孵化园、河南省一先能源有限公司总部、新大方智能产业综合体等项目已先后落地实施,为航海路沿线科创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技资源情况
二七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截至目前,辖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完成334家,全年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新增16家;郑州市科技型企业新增66家;全区创新创业载体达到24家。其中嵩山路沿线高新技术企业4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5家,2023年星创谷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2024年IPark众创空间申报省级众创空间。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内强外拓,着力建设一流科创平台
一是高质量建设研发平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中心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
二是高质量推进双创载体。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完整孵化链条和“孵化+创投”的创业模式,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入孵企业准入审查和日常考核;鼓励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社会资本建设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
(二)强化梯度发展,着力培育一流创新主体
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小升高”“高变强”培育机制,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研发费用专项归集等政策培训,联合税务部门开展“精准对接”“一对一” 专项服务,夯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基础。
二是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瞄准关键评价指标,精准挖掘科技型初创企业和优质中小微企业资源,构建区域科技型企业培育数据库。
三是大力深化研发专项全覆盖。强化协同联动和统筹推进,将“四挂钩”指标纳入“万人助万企”活动一体化推进落实。开展精准帮扶,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分层分档建立研发活动企业培育库,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适时动态调整。对入库企业建立帮扶台账,逐户分析诊断,梳理政策清单,按需精准施策。对尚未开展研发活动的传统企业,推动其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逐步开展研发活动。对有研发活动但未填报统计的企业,指导其建立研发辅助帐,成立研发机构,规范研发管理,尽早纳入研发统计。对已入统的企业,及时跟踪了解其经营状况和创新诉求,支持其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扩大增量、稳定存量的基础上,有序实现研发全覆盖。
(三)强化融通协同,着力转化一流科技成果
一是长效化推动成果转移转化。以省科学院重建、中原科技城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为契机,导入创新资源、引进先进技术成果,为辖区科技企业做好服务。充分整合发挥辖区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学院、同位素研究所、交通科研院等高校院所资源作用,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创新诉求,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帮助企业与更多省内外相应领域高校院所对接交流,通过技术合作、委托开发等多种形式,促进高水平成果转化。
二是高标准推动技术合同认定。强化统筹协调,加强跟踪走访,摸清底数,强化技术合同签订指导精准度与技术需求挖掘力度,提升增量、挖掘存量,夯实登记认定基础。主动服务对接,跟踪登记进度,指导协助登记,实现应登尽登。
三是高水平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突破一批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与省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专项相衔接,促进713所、新大方重工等企业的重大技术需求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的项目落地。
(四)强化系统思维,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一是服务科技人才引育。实施科技人才强企行动,拓展全区企业、产业园区与全国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全面技术合作,争取更多的科技资源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参与全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力争全年培育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个以上。
二是构建良好创新氛围。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推进科普阵地建设,繁荣科普产品创作与供给。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政策进企业”“科技下乡”等科技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郑州市二七区科技局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