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6916313/2016-00003
  • 二七区行政审批中心
  • 责任清单,行政审批
  • 2016-12-27
  • 2016-12-27
二七区“五单一网”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近年来,二七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深化—规范—提升”“三步走”思路,先后实施了第十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五单一网”制度改革等工作,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削减、审批流程压缩、承诺办结时限减少“三个50%”的目标,构建了“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机构履职、一枚印章签批”的“三个一”审批新模式,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化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效能

一是增加服务事项。认真做好上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第一时间明确承接单位、承接人,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尽快熟悉下放事项和审批业务;加强窗口人员培训,全面掌握承接事项的办理要件和流程,增强承接能力;编制承接事项流程图,公开办事流程,提升工作人员办事效率,截至目前,我区对上级下放的52个审批事项全部承接到位。积极引入审批部门,在全区21个审批部门全部入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入驻部门范围,在全市率先将税务部门引入大厅,今年8月,又在大厅内专门开辟不动产受理区域,我区办事大厅是全市城区面积最大、承载事项最全的行政服务大厅。另外,我区还以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编制为契机,全力推进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大厅,截至目前,先期确定的9个入驻公共服务事项中已有8个事项进驻到位,预计本月底实现全部进驻。二是优化审批流程。将事项办理全部简化为受理、审核、办结三个环节,办理时间除去法律规定的论证评审等环节,全部减少为“1、3、7”天,事项办理提速51.5%。精简申报材料,在前期申报材料“瘦身”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审批事项和申报要件;制作流程图和服务卡片,明确申报要件、办结时限、办事流程等,使群众“按图索骥”、“一目了然”。三是清理繁文缛节。制定清理各类证明和规范中介服务方案,以“五单一网”清单事项为基准,逐项清理“四类证明”(不必要证明、无法证明的证明、重复循环证明、奇葩证明),建立健全三级立体式审核把关机制,保障证明清理工作依法有据;制作中介事项清理登记表,逐项查阅法律依据,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2016年,我区共清理各类证明8个,清理中介服务3项,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

(二)落实权责清单,厘清职责边界

我区“五单一网”清单编制工作于2014年底启动,在全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7月顺利完成清单编制工作,其中,权责清单7441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10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21项,政府性基金清单5项,是全市第一个完成清单编制的城区。为保证清单的严肃性,今年4月,我区又启动了清单动态调整工作,成立清单审核工作组,抽调14名熟悉业务、认真负责的同志共同梳理、会商、研判事项,做到要求、标准、步调“三统一”,此次共调整事项881项,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完成。清单编制和调整后,我区第一时间在区政府门户网公示了清单事项名称、依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对应责任等相关信息,并印发《“五单一网”清单白皮书》,接受社会监督。

清单运用是工作的关键,为此,我区多次召开培训会,组织局委、镇(办)、管委会工作人员学习清单事项、法律依据、运行流程等,使各部门准确把握权力边界,正确运用行政职权。同时,建立清单落实责任机制,不定期的对权责事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因不落实清单事项而发生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严格追究责任,确保清单制度落地见效。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权责清单”的常态化、动态性监管,及时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及上级政府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情况调整清单,认真处理解决权责“清单”运行中的出现的问题和服务对象提出的意见建议,确保清单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三)强化网点建设,延伸服务触角

一是抓阵地。以区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18个镇(办)、管委会便民服务中心为枢纽,15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为触角,建立了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加大便民服务网点建设投入力度,区委、区政府在财政支出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先后投资1亿元建设区行政服务新大厅,新大厅总面积1万㎡,按照“民生事项下沉,关联事项集中”的原则,划分了社会保障、婚姻登记、企业手续、民生事项、项目投资等5个办理区,对业务联系紧密的窗口邻近设置,积极探索区级层面多个部门联动审批,力争“一口受理”;强化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投资近300万元打造了35个标准化社区便民服务点,建立“4+1”服务平台(“4”代表4个综合窗口,“1”代表1个出件窗口),努力打造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二是抓进驻。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以“五单一网”权责清单为依据,反复核对各职能单位进驻中心事项,清晰界定审批服务边界,确保不漏项、不越权;实行“首席代表负责制”和“AB角”制度,确保人员进驻到位,事项及时办理;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确保事项除法律、法规规定环节外,全部在窗口“一站式”办理;实行前后台分离,前台窗口负责事项接收,后台负责事项审核审批,提高审批效率。截至目前,全区21个部门172名工作人员全部入驻并授权,104项审批事项全部入驻,进驻部门行政服务专用章全部启用,我区事项入驻率、授权率全部100%。三是抓规范。为做好窗口和人员的管理,我区先后制定《行政审批工作考核奖惩评价暂行办法》、《行政审批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镇(办)、管委会基层便民服务中心考核办法》,明确窗口人员管理权限,提高年终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加强对各窗口单位进驻事项、进驻环节、办理质量等方面的考核,全力推进全环节进驻,拓展评议渠道,真正实现“进一门,办百事”。

(四)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强化互联网意识,积极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重新升级改版二七政务服务官网,于2015年12月上线运行,新增进度查询、审批公示、政务交流等板块,着力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网上政务服务;在市内五个城区中率先开通网上预约服务,目前,工商、食药等部门全部事项已实现预约办理,该项功能开通后已成功预约办理审批项目1.5万多件,群众办事时间大大缩减;建立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办事群众通过微信平台,可24小时查询事项办理申请材料、审批时限、审批进度等相关信息并实时互动,微信平台运行以来,关注人数突破万,初步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拓宽服务渠道。为方便群众,我区在大厅开设休息等候、表格填写、政策查询、自助服务、文化展示、金融服务等八大功能区,在各楼层安排引导服务员,设立了咨询辅导区域。特别是,今年8月不动产入驻大厅后,为加快办理,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我区“5+2、白加黑”加班加点开展工作,每日预约办件数量由120件提升到150件,受理时间由30个工作日降到7个工作日(资料齐全时,启动快速受理模式);为提高办事效率,我区又专门在四楼不动产和二楼工商税务窗口开设业务咨询台,为群众发放表格、审核资料;开辟“老病残孕”办理绿色通道,进一步方便群众、提高效率。二是建立服务制度。在全区推行“四项制度”、“四项服务”(四项制度即: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四项服务即: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实现了行政服务“内转外不转、便民每一天”的目标。三是完善服务保障。严格实施月通报制度,每月对部门窗口和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每季度公示各部门考核结果和排名,督促工作深入开展;积极开展“服务标兵”、“红旗窗口”评选活动,通过人员测评、窗口互评、群众评议等环节,综合月考核成绩,评选先进窗口和人员,激发工作热情;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将每周五下午定为学习时间,通过业务讲评、学习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提升窗口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是审批与监管无缝对接有待进一步深化,审批、监管共享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服务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夯实,区、镇(办)、村(社区)三级平台服务事项还不够丰富、功能还有待完善。

三、下步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两条主线”、做到“三个结合”,加速构建“小政府、大服务”格局。

围绕“一个核心”:就是以释放企业活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简字当头、服务为先”的改革理念为指导,持续深化“五单一网”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构建法治、责任、服务、诚信、阳光、廉洁“六个政府”。

突出“两条主线”:一方面,通过深化“五个清单”和“全覆盖”的政务服务网,把该放的权放掉、把不该管的事交出来,集中精力推动行政权力制度化、规范化、阳光化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简政放权与转变政府职能相互促进,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围绕“增减结合”,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丰富服务群众内容,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实现中心之外无窗口;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沟通,进一步完善服务事项链条,方便群众办事;减少群众服务成本,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简政放权的要求,取消和下放一批制约经济发展、束缚企业活力的区级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活力;以“前后台互为支撑”为原则,按照“受理、审批、发证”的流程,进一步审批流程进行优化,缩短群众办事时间,减低服务成本;继续开展繁文缛节清理,再砍掉一批审批过程中不必要的材料和证明。

二是围绕“纵横结合”,畅通行政服务通道。强力推进四级联动,以政务服务网为依托,在现有民生服务事项实行三级并网、四级联动的基础上,推进更多的审批服务事项四级联动,让群众就近接受政务服务。打通审批外部壁垒,深入探索区级层面多个部门间的联动审批,对“项目投资、手续办理”两类窗口进行集成打包,力争实现“一个窗口受理、内部流转审核、一个窗口办结”;强化业务学习,力争窗口工作人员由部门“全科大夫”成长为区域“全科大夫”,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三是围绕“虚实结合”,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加强区级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大厅硬件,完善八大功能区、增加便民服务设施,优化便民服务环境;完善评价机制,建立背靠背的群众评价反馈体系,强化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健全群众意见收集反馈机制,了解群众需求,及时改进工作;加大互联网服务力度,根据我市政务服务网进度整体安排,邀请国内知名企业,结合政务服务发展前景和我区实际,编制智慧政务中心建设规划,进一步丰富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在区级层面统筹做好政务服务网建设,推进各专网业务系统与市政务服务网数据便捷对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继续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网上预约服务,探索电子印章,推动行政审批信息化。


主办单位:二七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政通路85号 邮编: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