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6916313/2016-00004
  • 二七区行政审批中心
  • 权力,责任清单,行政审批
  • 2016-10-27
  • 2016-10-27
二七区行政服务中心“放管服”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二七区根据国务院、省、市“放、管、服”工作要求,按照“深化—规范—提升”的“三步走”思路,先后实施了第十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五单一网”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削减、审批流程压缩、承诺办结时限减少“三个50%”目标,初步构建了“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机构履职、一枚印章签批”的“三个一”审批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区25个行政审批部门全部成立行政服务科,25个部门行政服务科128名工作人员全部入驻中心,全区97项行政审批、7项公共服务、41项其他权力全部入驻中心,25个部门审批权限全部授权到位,进驻部门行政服务专用章全部启用,我区事项入驻率、授权率实现双100%。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行政审批更加便民规范。以第十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条件、审批时限为主要内容,在承接好上级下放事项的基础上,我区行政审批事项由140项精简至104项,事项办理全部简化为受理、审核、办结三个环节,办理时间除去法律规定的论证评审等环节,全部减少为“1、3、7”天,事项办理提速51.5%;精简申报材料,在前期申报材料“瘦身”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审批事项、服务事项所需的申报要件,清理繁文缛节;制作流程图和服务卡片,明确申报要件、办结时限、办事流程等,使群众能“按图索骥”、“一目了然”。

(二)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以“两集中两到位”为抓手,按照审批事项“应进必进”原则,实现审批部门行政服务科整建制入驻。同时,我区在审批环节中狠抓“三个到位”,即:人员到位,实行“首席代表负责制”,审批部门明确一名分管领导担任首席代表进驻中心,负责事项的签字审批;同时,要求各部门将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服务优、作风好的业务骨干安排在窗口,展示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授权到位,遵循“进必授权”原则,进驻中心部门向窗口签发书面《授权书》,明确授权事项、权限、职责,确保除法律、法规规定环节外,其余全部在窗口办理。前后台分离到位,前台窗口负责事项的接收,后台负责事项的审核审批,中心根据各窗口办理事项量,合理设置了后台办公室,提高审批效率。截至目前,全区25个具有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全部成立行政服务科、145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入驻大厅、行政审批用章全部启用、行政审批权限全部授权、窗口工作人员全部入驻,基本实现入驻率、授权率“两个100%”。

(三)“五单一网”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在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下,2015年启动实施了“五单一网”制度改革,通过清权、确权、优权、制权、亮权,梳理编制了政府权责等五个清单,全区共梳理出政府权责清单7406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10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21项,政府性基金清单5项。今年,我区又在此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和职能调整,对881个清单事项进行了动态调整,调整后,政府权责清单事项7439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事项10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事项22项、政府性基金0项,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层级、部门之间关系,科学配置了行政权力,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四)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用机制规范事项办理。去年以来,我区先后制定了《行政审批工作考核奖惩评价暂行办法》、《行政审批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行政审批工作纳入全区年终目标考核,占5%的分值;窗口人员年终单独考核,优秀等次比例由10%提高到20%;建立了事项办理预登记制度,初步实现事项办理全程监控,保证事项限时办结、按时反馈;畅通了评议渠道,通过开辟网上信箱、启用评价器打分、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切实提升窗口及人员服务水平。

(五)互联网+政务服务基础初步建立。强化互联网意识,积极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重新升级改版二七政务服务官网,于2015年12月上线运行,新增进度查询、审批公示、政务交流等板块,着力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网上政务服务;在市内五个城区中率先开通网上预约服务,目前,工商、食药等部门全部事项已实现预约办理,该项功能开通后已成功预约办理审批项目1万多件,群众办事时间大大缩减;建立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办事群众通过微信平台,可24小时查询事项办理申请材料、审批时限、审批进度等相关信息并实时互动,微信平台运行8个月来,关注人数突破7000人,初步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六)便民体系基本构建。以区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办便民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为触角,建立了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在全区各乡(镇)办和樱桃沟管委会分别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156个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站。同时,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事项办理、窗口设置”四统一的要求,投资近300万元,打造了35个标准化社区办事大厅,着力打通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存在问题

一是审批与监管无缝对接有待进一步深化,审批、监管共享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服务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夯实,区、乡(镇)办、村(社区)三级平台服务事项还不够丰富、功能还有待完善。

三、下步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二七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放、管、服”要求,以建设“省内一流、中部领先”的政务服务中心为目标,围绕“三结合、三规范”,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和“三个100%”工作取得实效。

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增减结合,“增”就是增加三级便民平台服务事项,全力做好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大厅,以权责清单动态调整为契机,进一步梳理公共服务事项,编制区、乡(镇)街道两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为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奠定基础。“减”就是做到砍掉“四个一批”,即再砍掉一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再砍掉一批审批关卡,再砍掉一批审批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再砍掉一批审批中介事项。二是纵横结合,以政务服务网为依托,纵向打通四级服务平台,在现有8个民生服务事项实行三级并网、四级联动的基础上,推进更多的审批服务事项四级联动,让群众就近接受政务服务;横向打通审批外部壁垒,探索区级层面多个部门联动审批,力争实现“一个窗口受理、内部流转审核、一个窗口办结”。三是虚实结合,强化政务服务网运用,拓宽“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探索网上预约、网上预审、四级联动等工作,以互联网促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加大三级便民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网点硬件,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创新各类服务方式,按照“一办一特色”的标准,打造便民服务特色品牌,实现我区便民服务提档升级。

实现“三个规范”:一是规范工作职能,行政服务中心及相关单位要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能,完善人员、管理、考核等配套机制。三是规范人员管理,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认真落实好首席代表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健全竞争激励机制。三是规范办理方式,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进全区行政审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运行;全面推进“一口受理”,坚决杜绝明进暗处、多头受理等情况。

在以后工作中,我区将继续深化“放、管、服”工作,强力推进行政提速提效,努力营造“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环境。


主办单位:二七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政通路85号 邮编:450000